都(dōu)說古建人的智商高 | 傳統建築鬥栱鬥口制的計算,你會算了嗎
在之前的推送中,用動圖爲大家簡要介紹了鬥栱和榫卯的發(fā)展曆程,本期推送就爲大家介紹鬥栱的鬥口如何成(chéng)爲傳統建築模數的基礎以及它們是如何換算的。
戳圖回顧:榫卯動圖
鬥口與材分的關系
鬥口模數制是宋代材分模數制基礎上發(fā)展而來的,
鬥口雖然指鬥上的栱的厚度,但并不具有“面(miàn)積”單位性質,
不直接表達材料截面(miàn)、截面(miàn)規模,
即必須引入另一套體系——材分制。
清代工程做法以材厚爲基準
單材:厚10分,高14分 ( 厚高比1:1· 4)
足材:厚10分,高20分 ( 厚高比1:2 )
一般認爲宋代《營造法式》的足材廣 = 單材廣 + 栔廣 = 21(分)。而清代鬥口材分制中的單材廣(高)減去一分,使足材厚高比爲整數,便于估算。
鬥口以 5 分( 0·05尺 )進(jìn)率遞增;
(清營造尺 = 0·32 米)
鬥口材分制并沒(méi)有說明各類材的适用範圍。使用中, 一、二、三等材未見使用過(guò)。城樓等高大建築物,用四、五等材,一般重要建築多爲七、八等材,如太和殿僅用七等材,大部分建築多用九等材。十一等材用于藻井等内裝修。
用于汾城戲台内裝修的藻井鬥栱
鬥栱的尺度與建築的尺度
平身科鬥栱正立面(miàn)
清《工程做法》以平身科的鬥口(口數、口分)爲基本模度
工程做法中,依所處位置,鬥栱可分爲平身科、柱頭科、角科
各個由翹或昂出踩的鬥栱中,可以沒(méi)有翹,但必須要有昂。翹昂鬥科應用最廣,
一般都(dōu)有瓜拱、萬拱
依出踩多少又進(jìn)一步分爲:鬥口單昂、鬥口重昂、單翹單昂、單翹重昂、重翹重昂,踩數也從3踩到9踩不等,少數牌樓鬥栱也有11踩的。
在得出鬥栱的尺寸後(hòu),就可以根據不同建築的鬥栱攢數
計算開(kāi)間尺寸和屋頂舉折尺寸
工程做法對(duì)梁柱等各個構件尺寸的規定
也以鬥口爲單位計算
九檩單檐庑殿周圍廊建築開(kāi)間尺寸
各式建築屋頂舉折尺寸
例如:九檩單檐庑殿周圍廊,單翹重昂鬥科,鬥口二寸五分大木作法的檐柱高
檐柱淨高 = 定高 –鬥科高 - 平闆枋高
即:檐柱淨高 = 0· 25 * 70 – 0·25* 11·2 - 0·25* 2 = 14·2 (尺)
或 70 –11·2 – 2 = 56·8 鬥口
0· 25* 56·8 = 14· 2 (尺)
内檐鬥栱
在一些高大多層的建築或高等級建築中,内檐也常常用到鬥栱
如隻安裝迎面(miàn)辦攢的内裡(lǐ)品字科鬥栱
因端頭不做昂嘴,形狀如倒置的品字形而得名
另外,還(hái)可見到置于梁和随梁間的隔架科鬥栱
隔架科即在荷花墩和内檐雀替之間用鬥栱承托
形成(chéng)工字型的穩定構造
奉先殿内檐鬥栱